“我是一名人民警察,也是个摄影师。”这是潘增良的自我介绍。同事们都叫他“潘大师”,因为他总是奋战在公安宣传工作的最前沿,也会把多年的实战经验传授给全省公安机关的摄影骨干。每次整理照片时,他都能想起当时的一些人、一些场景、一些声音。细细算来,他无法数清在25年的工作生涯里到底按了多少次快门,但被他记录下来的每一个瞬间,都变成了一种特殊的回忆,打下了属于“昆明公安”的深刻烙印。
从胶片到数码
他用镜头见证公安设备革新和服务升级
据悉,1999年潘增良从部队转业,投身昆明公安队伍。他曾经有很多选择,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公安,因为这里“有取之不尽、挖掘不完的素材”。公安工作对他来说是“一切从头再来”,而他也把摄影创作的生命力从部队带到了公安队伍中。
头天到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巡警中队报到,第二天带着相机开始拍摄,第三天他的作品就被刊登在报纸上。从城市到山区,他和同事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大街小巷,到处寻找摄影素材。一卷胶卷36张,为了节约,他在每个现场最多拍十多张照片,请照相馆剪下洗过的底片后,又把剩下的胶卷装回相机继续使用。他的工作内容其实不包括拍摄,但他的相机从不离手,在出警的过程中,他能找到无数个值得按下快门的瞬间。
2006年,他在派出所拍下了一张照片。一位刚刚从警校毕业被分配到派出所的民警,为群众拍摄身份证照片,在这台老式“拍立得”前坐着的,是当天最后一位来拍摄身份证照片的群众,他穿好西装、走70公里的山路来办身份证。为了不浪费相纸,每拍一张照片,民警都要把皮尺拉出来对焦,确保一次出片、一次办结。
如今,胶片机得去旧货市场淘,拍摄证件照时也见不到皮尺对焦。“公安自助超市”的建设,早已破解了公安窗口服务短板,实现了业务申请从“窗口固定时间办”变为“群众随时自助办”。多年来,昆明公安不断优化服务资源、建设公安综合服务站,通过不断完善和提升户政管理服务水平,全方位升级便民利民服务举措,方便老百姓“一站式”办理多项业务。
凯叔讲故事,所有人应该都不陌生,所以看到凯叔的作品,果断买回来丢给娃。
从自备胶卷,到人手一台数码相机,潘增良感慨万千。时代在进步,他用镜头见证了公安设备革新和服务升级。潘增良拍摄公安的故事,是为了记录每一位民警辅警的精彩瞬间和感人故事,展现他们坚毅的情感和坚定的付出,同时通过这些故事震慑犯罪分子,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、服务群众。久而久之,他从“为了摄影而选择公安”变成了“为了公安而摄影”。
潘增良常跟徒弟们说,要拍“有感情、有故事的照片”。他拍过“特警雄风”,也拍过“磨憨小镇”,拍过街头助人民警的双手,也拍过牺牲战友家属的眼泪。他的照片里,有从前为打击违法犯罪付出血泪的印记,也有公安队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面貌和新气象。
从五华分局巡警中队到巡警大队,再到市公安局新闻宣传办公室,随着岗位调动,潘增良的视野也更加开阔。在他看来,昆明公安一直在进步。警种、部门分工细化更加具体多元,派出所、办案中心也在不断升级改造,从前办案全靠“两条腿”,现在的“大数据”更加精确。
用镜头将春城警事雕刻出新的模样
关于“从未改变”,潘增良提到了两个字——精神。以前走访群众,现在深耕社区,从前收到的锦旗,今日更加鲜艳,世代传承的精神将公安与时代同步的担当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他说,公安对党绝对忠诚,每一个警察都是敬业的、甘于奉献的。身边的人来来去去,有的受伤,有的牺牲,但他们的付出都为社会治安作出了极大的贡献。
“举起相机,镜头无论是对着民警还是老百姓,按下快门的瞬间就是情感注入的瞬间。”25年来,昆明公安的发展变迁和一代代无私奉献的昆明公安人,在潘增良镜头下变得鲜活。在谈及目前的心愿时,潘增良不假思索地表示,他希望公安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能保重身体,希望国家越来越强大,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。
社会历史发展不断更迭,但昆明公安心中的赤诚和坚守始终贯穿其中,如磐石般坚定不移,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,生生不息,代代相传。潘大师是一名优秀的摄影师,在各类摄影大赛中斩获多个大奖。2024年8月13日,昆明市公安局政治部为他举行荣休仪式,潘大师光荣退休。潘大师在退休仪式上说:“自己将以荣休为新起点退休不褪色、离岗不离党,继续为公安工作发光发热,一如既往用镜头传递春城警事。”退休的他依然用手中的相机,记录着昆明公安的每一个精彩瞬间。
来源:都市时报
全媒体记者:郑荣行
编辑:贺靖
审核:王海涛
二审:钟玲
终审:彭德光配资官司
昆明潘增良潘大师公安镜头发布于:云南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